君臣,但刘备的心里却还是有着不太合乎皇帝身份的惶恐。
门开了。
外面的阳光照了进来,整个房间都变亮了。
诸葛亮来到榻前。
刘备看到那熟悉的青袍,眼泪己经流了满面。
“朕自遇先生以来,幸得先生相助,方有今日之大汉。
然朕不听先生之言,执意伐吴,致使汉家倾危。
今朕亦病重,恐不久于人世……”刘备说到一半,又是一阵咳嗽,旁边的侍者连忙上前轻轻抚背。
稍作喘息后,刘备才继续说道:“朕之子刘禅,年幼孱弱,尚需人辅佐。
诸葛先生,朕深知汝之才能与忠诚,今将此子托付于先生。
若其可辅,辅之;如其不才,先生可自取。”
刘备面色苍白,气息微弱,却目光坚定。
“陛下!”
诸葛亮瞬间涕泗纵横,拜伏在地上,哽咽道:“陛下何出此言!
臣必当肝脑涂地,辅助幼主,绝不负陛下所托!”
刘备微微点头,眼中流露出一丝欣慰。
他伸出手,诸葛亮连忙上前握住。
“先生若愿意,那汉家江山便有救了。”
屋中一片寂静。
只剩下刘备微弱的呼吸声和诸葛亮的抽泣声。
刘备喘息片刻,感到稍好转之后,又叫来了刘禅,嘱咐刘禅以“相父”事孔明。
做完这些,刘备躺在病榻,静静等候着自己结束的时刻,他似乎己经把能做的都做了。
但是,好像还不够。
刘备清楚,益州表面安宁,实际上是暗流涌动。
刘备自己带的这些荆州人、先前刘焉为州牧时带来的东洲人、还有益州本土士人,三方势力其实是经常是互相不买账。
孔明是荆州来的。
自己死后,只靠孔明一个人,没有东州势力的支持,势单力孤,很可能连益州中央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