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在逃难的路上碰到了一名书生,那名书生教给了当时还小的柯一鸣一句话: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,也正是这句话,将懵懵懂懂的柯一鸣带上了读书路。
“对了,还没请教兄台的姓名。”
会思考了一会儿后说道:“我叫周子玄。”
“周兄,真是好名字。”
柯一鸣笑道,“看周兄的样子,也是饱读诗书之人,此次上京赶考,一定能高中。”
灰谦逊地回道:“柯兄谬赞了,小弟才疏学浅,此次上京只是凑个热闹罢了。
倒是柯兄,书生气息十足,想必是胸有成竹。”
“哈哈,哪里哪里。”
柯一鸣摆了摆手,“科举之事,随机性太大,不到最后一刻,谁也说不准。
不过,能与周兄同行,也是缘分。
沿途还能相互切磋学问,倒也有趣。”
两人一边闲聊,一边向京城的方向走去。
两人就这么走了十日,终于来到了进京途中必须要经过的状元河。
贺一鸣站在河边,看着波光粼粼的河水和两岸郁郁葱葱的树木,心中充满了感慨。
他想象着那位传说中的状元当年在这里吟诗赋词的情景,不禁感到十分钦佩。
“据说当时有一名考生曾在此吟诗作对,后来那名考生成了大乾国第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!”
贺一鸣兴奋地说道。
他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芒,仿佛看到了自己也能像那位状元一样一举成名。
“再后来呢?”
旁边有人好奇地问道。
“后来那名状元便成了大乾国第一贤相,辅佐皇帝治理天下,深受百姓爱戴。”
贺一鸣自豪地说。
他觉得这位状元不仅才华横溢,而且品德高尚,是所有读书人的楷模。
“原来如此啊……”周围人纷纷点头,表示对这段历史的敬意。
“因为这个缘故,这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