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的。”
“我们这些泥腿子的命,谁在乎过。”
朱元璋看着他神色复杂。
......三天的时间,转瞬即逝。
威远号再次驶入应天府,执行巡逻任务。
与三天前相比,街头更显萧条,行人寥寥无几,面带菜色,难民的数量也肉眼可见地增多了。
偶尔有几辆汽车驶过,发出阵阵轰鸣。
朱元璋己经知道,这东西叫做“汽车”。
是有钱人才能拥有的奢侈品,就像他那个年代的宝马香车一样。
这三天里,朱元璋像一块干燥的海绵,疯狂地汲取着这个陌生世界的信息。
他混迹于底层水兵之中,和他们称兄道弟,从他们口中,他一点点拼凑出这个时代的面貌。
知道了,火车,电话,电灯,化肥,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。
了解的越多,越是震惊,也越是迷茫。
他不得不承认,那里面所描绘的道路,是更符合这个时代的,是更先进的。
但是,这也意味着,他引以为傲的政策和体制大多都是错的。
它们和小册子里描绘的世界相比,显得如此可笑和落后。
这种自我否定,让朱元璋感到痛苦和迷茫。
终于,威远号再次停靠在了应天府的码头。
朱元璋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,他找了个借口,匆匆下了船。
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那些册子的编撰者,亲眼看看这到底是群怎么样的人。
究竟是包藏祸心的野心家,还是真正心怀天下的仁人志士?
他按照之前打听的地址,一路寻到了应天大学。
既然小册子是学生带着的,那学校里一定会有源头。
应天大学的校园里,弥漫着一股肃穆悲怆的气氛。
学生们三三两两地走着,或低头沉思,或窃窃私语,每个人的脸上都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