院子里顿时安静下来,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。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。
席曼婷放下药包,环视一周,声音不卑不亢:“婶子,我和志强商量好了。要是真能考上,我们会把家里的地托付给大哥大嫂,按月给工钱。至于孩子...”
她的脸微微泛红,“等学业稳定了再说。”
“说得好!”人群后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。
公社李书记不知何时站在了院门口,手里还拿着两沓表格,“我就是来送报名表的。咱们公社正需要你们这样的青年带头学习!”
这下连最保守的老人也不好多说什么了。
李书记亲自把报名表交到小两口手里,又对围观的村民说:“国家恢复高考就是为了选拔人才。已婚怎么了?已婚青年更稳重,更能吃苦!”
夜深人静时,席曼婷和秦志强趴在炕桌上,就着煤油灯的光填写报名表。
填到“报考志愿”一栏时,秦志强犹豫了:“曼婷,你想报什么学校?”
“省师范学院。”席曼婷不假思索,“离家近,寒暑假都能回来。而且...”
她顿了顿,“我一直想当老师。”
秦志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:“那我就报省农大,这样我们周末还能见面。”
两人相视一笑,在志愿表上郑重写下相同的第一志愿:本省院校。
天刚蒙蒙亮,席曼婷就轻手轻脚地起床了。
她系上围裙,麻利地生火做饭,趁着粥在锅里熬煮的空档,拿出语文课本开始背诵古文。
灶膛里的火光映在她专注的脸上,将影子投在斑驳的土墙上。
“起这么早?”秦志强揉着眼睛走进灶房,看见妻子一边搅粥一边背书的样子,不禁笑了,“你这样让我这个当丈夫的很惭愧啊。”
席曼婷头也不抬:“你去把昨天做的数学题检查一遍,错题我都标出来了。”
“是,老师!”秦志强故意敬了个礼,逗得妻子终于抬起头来笑了一下。
这样的场景成了小两口的日常。
白天秦志强去农技站上班,席曼婷在家操持家务,两人约好晚饭前各自完成当天的复习计划。
晚饭后,他们就在油灯下互相抽查知识点,常常学习到深夜。
村里人的态度渐渐分成两派。年轻人大多支持他们,经常有人送来难得的复习资料;而一些老人则摇头叹气,觉得小两口“不务正业“。
一个月后的傍晚,席曼婷正在院子里洗衣服,突然听见墙外传来议论声:
“听说没?老席家闺女把陪嫁的缝纫机卖了换复习资料!”
“啧啧,秦技术员也是,整天抱着书本,试验田都不怎么管了...”
“要我说啊,女人就该安分守己...”
席曼婷的手浸在冰冷的肥皂水里,指节发白。
这时,一双温暖的大手覆上她的肩膀。
秦志强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后,声音坚定:“别听他们的。我们没错。”
“我知道。”席曼婷甩甩手上的水珠,转身从窗台上拿出一个笔记本,“我今天整理了政治必考要点,咱们晚上一起过一遍。”
秦志强望着妻子倔强的侧脸,突然想起他们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