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阳光透过银杏树叶的缝隙,在青砖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,像散落的丝绸碎片。游客们围着玻璃展柜惊叹,里面陈列着块唐代绢帛,上面绣着葡萄纹,边缘却有处撕裂的缺口,像被利器划破的伤口。各位现在看到的是‘丝路残绢’,林默的手指在展柜玻璃上轻轻划过,指尖几乎要触到绢帛的纹路,1987年法门寺地宫出土,经考证是唐代译语人随身携带的译经草稿,上面除了汉文,还有粟特文、梵文的残字,撕裂处似乎还沾着沙粒——很可能是在丝绸之路上遭遇战乱时被损毁的。戴眼镜的大学生举着相机追问:译语人就是翻译官吧他们是不是像《长安十二时辰》里的曹破延那样,能说好多语言林默笑了笑,从帆布包里翻出张粟特文信件的复刻件,上面的骆驼图案已经褪色:比那更厉害。唐代在丝路沿线设‘译语司’,译语人不仅要精通汉、粟特、梵、突厥等语言,还要懂天文历法、...
相邻推荐: